966 按部就班行动-《残阳帝国》


    第(2/3)页

    躲在暗处的张排长,通过电台向林秀轩报告了,头上机群靠近,到看到敌人伞兵落下的整个过程。由于地面上有三堆火,所以他可以看到一些日本伞兵猛落下来,直接撞到树上,然后一片鬼哭狼嚎的声音。落下的不少人都被挂在了树上,不但受了伤还挣脱不得。

    张排长尽可能给日本人找了一片四处起伏崎岖的荆棘丛作为降落地点,如果不是考虑必须让日本飞机无遮挡地看到火光,他一定会找一片森林,给日本人点苦头尝尝。

    与此同时,鸿翔部队,正悄然掉落向地面的火光。火光附近,分明有两辆日本坦克。这两辆坦克负责点燃火堆,并坚守降落场,即使桥头发生交战,也没有返回。它们留守于此的目的,一则保护火光,免得熄灭,二来也为了第一时间与降落部队联络,带领空降兵直接奔向战场。

    一名日军小队长听到了隐约的飞机靠近声。随后,头上飞机扔下了照明弹,目的在于为空降兵指示场地,并提前发现敌情。

    褚亭长的部队出发前,已然知道降落地点必然有敌情,他们知道地面如果有火光,那是敌人点的。

    果然下落的空降兵与日本坦克几乎同时看到了对方,所不同的是,日本人将那些空降兵当成自己人,而鸿翔部队很清楚,即使对方开着美式坦克,但是那是敌人。当然伞兵们的困难在于,他们的反坦克武器,并未随身携带。这些武器被装在板条箱内,挂着降落伞,一同扔了下来,不过夜间收集并组装武器(发射筒和弹药分离),这是何等困难?

    如果站前后有足够的时间,当然可以研究几种方法,不过鸿翔的本次任务也很仓促,所以他们只是在上飞机前,临时设想了几种解决办法,主要是使用轻武器与敌人坦克交战,为其余部队收集反坦克火箭筒争取时间。

    第一批部队踉跄落地,开始收集手边武器,并不理会不远处,日本车长兴奋地用手电筒发来的信号。但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扔下的板条箱被打开几个,一时没有发现火箭筒,那些关键火力随风飘到不知道哪儿去了。不过下来的士兵也发现,敌人坦克不多,好像只有两辆,而且都蒙在鼓里,不断地试图与自己纳洛,也许黑暗中藏着更多坦克,但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一名班长领着两名临时组队的士兵,向着敌人坦克跑过去。他们三个人只有两支手枪和几颗*。不过用*摧毁斯图尔特坦克,显然是可行的。斯图尔特坦克的威力来自于机动性,如果它停着不动,并不比机枪掩体强多少。

    班长冲到近前,炮塔上日本人正大声向他打招呼。三人并不答话,迅速向坦克扔出三颗沉重的*。

    MK2*是一种装药很大的*,缺点在于对于本时代的东方人来说太重,不太容易扔远,当然优点在于,他的铝热剂配方,具有相当的纵火能力。

    某种程度上,中国军队最习惯于使用的德式长柄*,已经远远落后于潮流,引信落后,缺乏预制破片;功能单一到,几乎只能算一件工兵武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