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聪明-《北魏天骄》


    第(2/3)页

    你道这是为何?

    今年蜀地酷旱,桑树枯萎,就意味着蜀锦的产量在今年必然会极大下降,而由于蜀锦的利润降低,加上今年绝收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未来几年里,蜀地的百姓必然会兴起一批放弃种桑重新种田的潮流。

    而到了那时候,蜀锦的产量就会连年下降。

    物以稀为贵,当货物供给极大减少的时候,哪怕需求因为今年超量输出而饱和,在未来的几年里,还是会呈现肉然可见的恢复。

    西魏这招损人不利己,在王富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蜀锦的产区始终是掌握在南梁手中的,哪怕西魏在某几年里利用库存的蜀锦抢占市场,压低蜀锦价格,由于西魏失去了蜀锦供应渠道,又无法自产蜀锦,那么必然会导致蜀锦价格的报复式反弹。

    而这种报复式反弹,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西魏的蜀锦库存见底,而蜀锦产量又逐年下降以后。

    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商人,王氏利益的忠实捍卫者,王富现在的任务就是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与族老们说明清楚,然后说服他们利用政治上的影响力,继续压低在蜀地收购蜀锦的价格。

    王氏将廉价收购的蜀锦大量囤积起来,留到未来几年蜀锦价格飙升的时候再卖,到时候刨去损耗的成本,也将大赚数倍以上的纯利润。

    大聪明王富自觉想通了所有的关节,兴匆匆地跑下山去,打算修书一封,派骑士火速前往族中报信,等待族老定夺后拨款,要知道,王氏从来都不缺钱。

    王氏的财富大规模积累是从东晋开始的,到现在积累了数百年,一直是南朝顶级门阀,这些财富的数量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出来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王氏的私军部曲里,都是世代为王氏鹰犬的士兵,每人都有土地妻妾奴隶,还领着高额的军饷,这种人足足有上万,习以为常地供养全国十五分之一规模的军队,王氏的财力可见一斑。

    ..................

    在北海郡不远的东魏南青州治所团城,这座紧邻沂水的秀丽小城里,南青州刺史宇文泰接到消息后,却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西边的这位至尊...想干嘛?”

    虽然宇文泰从未与元冠受打过交道,但天资聪颖的他,对元冠受其人稳中带凶的行事风格却揣摩的足够清楚,无论是作战还是行政,都是如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