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琅琊王-《北魏天骄》


    第(2/3)页

    王氏滚蛋了,萧衍可以更好地掌控南方,削弱高门大阀在中枢的影响力,而王氏不仅重返故里,还掌握了徐州突出部的控制权,可以与东魏通过独家贸易大发横财。

    吃独食肯定是不好的行为,南朝传统的顶级门阀,诸如陈郡谢氏,也就是后世所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与王氏并列,出过谢安、谢玄、谢道韫等人的谢氏,也掺和了一笔。

    龙亢桓氏,以及皇族兰陵萧氏等等顶级门阀,都在这块大蛋糕上分了一块出来,王氏更像是一个他们的代表。

    若是以后世的商业模式来理解,就是陈郡谢氏、龙亢桓氏、兰陵萧氏等等门阀,都是这个贸易公司的大股东,而琅琊王氏则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出资最多,也掌握实际的经营权。

    东海郡太守王富,此时站在岛上的一处平台,望着海面上的点点白帆,却有些发愁。

    作为与东魏贸易的实际负责人,王富肩负着家族的重任,不过好在他生性精明,精力充沛,浸淫多年,对于商贾一道还是比较在行的。

    王谢恒萧这些顶级门阀,固然不在乎钱,也看不起商人,但是族中负责经营的子弟,却绝非等闲之辈,在这个时代,也是顶尖的商业人才。

    可王富现在却面临着一个难以解决的困境,手下告诉他,蜀锦的贸易价格正在迅速贬值。

    原因并非是今年蜀地的酷旱,传导效应并没有这么快,现在王氏手上用于贸易的蜀锦都是去年、前年储存下来的货物。

    根本原因在于,东魏今年的蜀锦需求是不变的,但供给量却大大增加了,甚至东魏市面上的蜀锦卖的比从南梁进口还便宜,直接导致了蜀锦价格的下降。

    这其中,自然是西魏搞的鬼。

    虽然东西魏之间没有官方贸易,但是隔着一条黄河,延绵上千里的防线,想要走私点什么,那可真是再简单不过了。

    尤其是在其中的某一方,甚至两方都心照不宣的情况下。

    廉价到仿佛是在冲销量的蜀锦,对于西魏来讲,完全是在做赔本买卖,而且是腰斩价那种。

    这种送上门来的好事,不仅东魏的汉人门阀们兴奋地要发疯,挥舞着铜钱疯狂购买,就连各地的军头将领,也都加大了喝兵血的力度,用攒下来的钱买蜀锦大赚一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