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圆周率-《北魏天骄》


    第(2/3)页

    把纸团重新铺平,即便是有褶皱,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见。

    “景烁先生敬上:

    平子、文远二位先生千古,晚辈今以改进割圆术求得圆周盈数为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又五三七,朒数为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又五三五,术数算法复杂,笔墨难书,详情恳前辈有暇择一空地相叙。

    术数后辈,魏东益州刺史元冠受,顿首顿首。”

    祖暅之呆呆地望着纸团上的几行字,翻来覆去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甚至因为忘了咽口水,呛到了气管里大声咳嗽了起来。

    把进帐看望的亲卫赶了出去,祖暅之想要在木板上做测算,可举着炭笔,最终颓然放了下去。

    祖暅之在术数之道上钻研了一辈子,他太清楚了,就算是建康城那么大的空地,都没法做精确的割圆术场地。

    祖暅之和父亲祖冲之,父子两代人,穷尽了数十年的精力,已经把割圆术的算法算到了极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最后割出了正24576边形,完完全全用人力计算,这时候还没有算盘,用的是木条的算筹,一步都不能错,这是何等恐怖的算力。

    而祖冲之临死前,没交代他《大明历》的事,也没提父子合著的《缀术》的事,这些都是已经完成的作品,死后会不会被采用都不是祖冲之所需要关心的事。

    祖冲之临死前最关心的事情,是祖暅之能不能继续把圆周率计算出新的结果,因为整个天下,除了他们父子二人,没有人能完成这项工作。

    术数一道,在当事人眼中本来就是小道,充其量学明白了能做个好的工匠,在朝廷中顶了天也就是将作监的大匠,所以在这一道路上摸索,就如同走在漆黑的深夜中,永远见不到光亮。

    术数学习起来艰难,学成了又不会带来实际的好处,有几个读书人肯学?就算是学了,能不能学明白也是一回事,鸡兔同笼都能把正常人给学懵了。

    等到了当世术数最高殿堂的圆周率面前,那更不是勤奋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而且,祖冲之去世后,再也没人能站在祖暅之面前,给他指引道路了。

    祖冲之对于祖暅之来说,既是父亲,也是老师,他给自己留下的遗愿,就是继续推进圆周率的计算,哪怕推进一位,祖暅之都可以死而无憾了。

    可数十年来,在圆周率的推进上,祖暅之再无寸进。
    第(2/3)页